3岁小悠(化名)突然在家哭闹不止,晚上孩子大便的时候,妈妈突然发现她居然拉出很多密密麻麻细线形的小虫。于医院。原来小悠患的是宝宝蛲虫病。那么,这个病到底应该如何预防?一旦孩纸患上这种病,该如何有效治疗呢?
3岁小悠(化名)突然在家哭闹不止,还不停的用手来抓屁股,说是屁股痒,皮肤都给挠破了,于是给孩子涂了点护臀膏。晚上孩子大便的时候,妈妈突然发现她居然拉出很多密密麻麻细线形的小虫。于医院。
检查发现孩子是感染蛲虫,当时还被医生给骂了一顿,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给孩子穿开裆裤,这得多不卫生!让她是既委屈又羞愧。原来两人工作忙,准备让孩子9月份上幼儿园,于是之前一直让在老家的婆婆带着孩子。
然而孩子每次小手脏脏,洗都不洗就吃饭,婆婆还老习惯给孩子穿开裆裤,之前也曾委婉提过婆婆不要给孩子穿开裆裤,婆婆总会在旁边唠叨:开裆裤多方便啊,尿急了直接蹲下来就可以了,有时候来不及都尿湿裤子了!后来发展成给孩子换别的裤子,她都不肯穿。
这刚接孩子回来就出现这样的事,这都不知道怎么跟婆婆开口,就怕婆婆说又嫌弃她?
其实还是要跟婆婆说清楚,孩子的个人卫生很重要,而感染蛲虫和穿开裆裤有着很大的关系。
穿开裆裤容易感染宝宝蛲虫病一个工作如果挣不到万不如多陪陪女儿蛲虫病是指蛲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蛲虫喜欢在肛门周围皮肤上产卵,引起奇痒,小儿就会用手指挠痒,就沾染上虫卵,因此在进食或吃手指时把虫孵吞进肚子里。虫孵寄生在肠道里,引起感染,轻度感染可造成肠黏膜受损,重度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而这个病因也导致了穿开裆裤更容易患上。
孩子感染了蛲虫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皮肤瘙痒,常伴有烦躁不安、食欲减退、消瘦、失眠、夜惊、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长期反复感染蛲虫病,可能会导致肠黏膜轻度受损,继而出现慢性炎症及消化功能紊乱。
家长们选择开裆裤的原因,主要是舒服、方便。舒服是对宝宝而言的,宝宝不用整天包着小屁股,不用担心尿布把屁股捂出红疹。方便是对家长而言的,家长在照顾宝宝时不用经常换洗尿布,宝宝一蹲下就能解决大小便的问题,而且在经济上也划算,毕竟一次性尿片的费用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
但实际上,开裆裤弊大于利。
首先,孩子活动范围增大后,穿开裆裤不仅有可能冻着小屁股,还会使冷风直接灌入腰腹部和大腿根部,使宝宝受凉感冒。其次,穿开裆裤会使臀部、阴部暴露在外,极易受到感染或造成阴部外伤。孩子玩得高兴时,常常会席地而坐,这更容易引起尿道口炎、外阴炎等,特别是女孩尿道短,极易引起尿路感染。此外,穿开裆裤还很容易使婴幼儿感染上蛲虫症。因为宝宝可能会因肛门瘙痒用手抓挠,沾染上虫卵,虫卵再经手进口,入消化道进而引起感染。
不过,不能否认,穿开裆裤还是有其方便之处的,所以完全抛弃并不现实,这就要求家长采取一些措施,在方便自己和宝宝之余,做好防护工作。
1.在家时可穿开裆裤,以便于家长为宝宝更换尿布,并方便宝宝在便盆上练习排便。
2.外出时,穿上纸尿裤再套开裆裤,或是直接穿死裆裤,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宝宝,在公共场合也显得更文明。
3.一岁半以后,逐步训练宝宝自己大小便。
4.每天为宝宝清洗小屁股,保持局部清洁。
此外,有一种在裆处有扣的连体裤,可以给需要时常换尿布的宝宝使用。
孩子穿开裆裤,大小便确实方便,但孩子到一岁半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改穿满裆裤。婴幼儿的神经系统未发育完善,对大、小便的控制力不强。在家长的训练下,宝宝能配合大小便的动作。但这主要是条件反射为主。在某些刺激的情况下,如:寒冷、害怕、受惊吓、兴奋等,宝宝会出现尿道和肛门括约肌的放松,出现遗大、小便的情况。开裆裤,使宝宝的大、小便直接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污染。另外,穿开裆裤的宝宝在进行大、小便时只需蹲下就可以了,不用脱下裤子。这会使宝宝形成一种想拉就拉的习惯,把随地大、小便当成理所当然的事。
除了不卫生,开裆裤还不安全。婴幼儿的活动量大,但开裆裤对宝宝的阴部却起不到任何的保护作用。宝宝阴部是身体中最柔弱的部位之一,也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没有了衣服或尿布的保护,外界物体的碰、撞、刺、夹、烫、擦等都会伤害到宝宝的阴部、阴茎。蚊虫的叮咬,一些宠物,如猫、狗等的抓、咬,都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有的还会给宝宝带来终身的残疾。
当宝宝长到1岁半时,绝大多数孩子都开始具有自主掌握大小便的能力了,这时他们一旦有了便意,就会蹲下来或者告诉父母要大小便,家长这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宝宝蹲在便盆上练习排便。
让孩子换穿封裆裤时最好选择从春天开始,因为此时宝宝身上的衣服已经日渐单薄,孩子由于不适应而尿裤子时也较容易换洗。这样,经过春、夏、秋三个季节的锻炼,到冬天时宝宝基本上就已经学会自己大小便了,从而也可以避免因尿裤子出现受凉感冒的情况。
易传染,应每年开展一次蛲虫虫卵健康筛查一个工作如果挣不到万不如多陪陪女儿一些家长也会对蛲虫病感到好奇,孩子感染蛲虫会不会传染给其他人?
答案是会的,因蛲虫在肛门周围产卵,还可以污染衣裤、床单、玩具以及周围的环境等。所以一个孩子染上蛲虫病,很容易在集体生活中孩子间互相传播,反复感染,或是传染给同住的人。
那么该如何帮助孩子预防蛲虫病?最主要还是注意个人卫生!
1、要培养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勤换内裤的良好卫生习惯。
2、如果孩子有吸吮手指的习惯,一定要矫正过来,很容易把病毒带到口里,引起其他的感染。
3、做好每天孩子的洗漱工作,孩子的玩具和被褥要定期清洗消毒。
4、小一点的孩子不要给他穿开裆裤,很容易感染的。
5、儿童不用坐厕,大马、滑梯及坐的玩具(购买玩具)不许穿开裆裤者使用,所有玩具(购买玩具)每周刷洗或用紫外线消毒一次。
作为家长要了解蛲虫的危害和病因,在幼儿园的孩子,家长要定期带孩子去检查,一旦发现蛲虫就要彻底治疗,只有做好预防的工作,才能有效的根治蛲虫病。
治疗法一个工作如果挣不到万不如多陪陪女儿“海南椰鸡汤”
饮食方面,“海南椰鸡汤”具有杀虫消疳,养心安神的功效,对防治蛲虫病有一定疗效。
食谱:海南椰鸡汤
原料:椰子1只鸡肉克核桃仁50克红枣5枚
调料:盐3克姜片5克
做法:
1、将鸡肉洗净,切块,入沸水中氽烫后捞出;核桃仁用水浸泡,去除油味;红枣去核洗净;椰子取汁,椰肉切块;
2、将鸡肉、核桃仁、红枣、姜片、椰汁与椰肉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煲煮约3小时;
3、煲煮至汤熟时,加盐调味即成。
----
可服用驱蛔灵,剂量为50-60mg/公斤/日,分两次早晚服,连服7-10天,以后每周服2天,共服4周剂量同上,可预防蛲虫再感染。此外肛门周围可涂用蛲虫膏既可止痒也可杀灭虫卵。
一般治疗每晚睡前洗净肛门周围皮肤后,用10%氧化锌软膏、2%白降汞软膏、10%鹤风油膏或蛲虫药膏(含百部浸膏30%,龙胆紫0.2等)涂布肛周围皮肤上,有杀虫、止痒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