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5岁
主诉
左腋下不规则棕黑色斑疹伴轻度痒感4年余。
现病史
患者大约4年前发现左腋下棕黑色斑疹,当时直径大约2-3毫米,无自觉症状未就诊,后缓慢增大,偶有痒感,先后在外院诊断“色素痣、老年斑”,仍未治疗,近半年发现皮疹增大明显并形态不规则,轻度痒感,外院疑诊“黑素瘤”,为明确诊断就诊我科。
既往史
无其他系统疾病史及家族史。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部无异常体征。左腋下不规则棕黑色斑疹,局部皮肤轻度浸润感,表面稍粗糙。
皮疹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三大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双腋下B超检查未见副乳腺结构、肿物及肿大淋巴结。
组织病理检查
皮损病理检查显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棘层增生肥厚,棘层内胞浆丰富透亮大的肿瘤细胞散在和成巢分布,部分细胞核深染,未突破基底膜。肿瘤细胞之间的角质形成细胞内含较多色素。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组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大的肿瘤细胞:CK7(+)、EMA(+)、CEA(+)、CK20(-)、S(-)。
(HE*)
(HE*)
(HE*)
(CK7*)
(EMA*)
(CEA*)
(CK20*)
(S*)
诊断
色素性乳房外Paget病
PigmentedextramammaryPagetsdisease
陈思远医生点评
年,Crocker首次报告了乳房外Paget病,本病命名来源于其和乳房Paget病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有许多相似之处。
本病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发生于外阴、肛周、腋窝、脐周等顶泌汗腺丰富区域。最常见于女性外阴,其次是肛周、男性阴茎及阴囊,腋下、眼睑及外耳道少见。也可来源于非顶泌汗腺丰富区域,称之为异位乳房外Paget病。本病早期多以红斑为主,自觉症状多瘙痒,进展期临床表现为结节样损害,瘙痒加剧,因搔抓可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等继发损害。部分患者皮疹含有较多色素,表现为色素性斑疹,称为色素性乳房外Paget病。
色素性乳房外Paget病具有典型的Page病的组织病理特征,可见表皮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表皮内可见散在或呈巢状的Paget细胞,细胞较大,胞质淡染,呈圆形或椭圆形;早期Paget细胞在基底层及基底层上方,基底细胞及周边角质形成细胞被挤压变小变扁;随着病情发展,Paget细胞可向上扩散,甚至至表皮全层,角质层也可见到Paget细胞;病史较长的患者,毛囊及汗腺导管也可受累,Paget细胞也可呈侵袭性生长进入真皮。
色素性乳房外Paget病肿瘤细胞之间的角质形成细胞含有较多的色素是其特征。临床需要与其他色素性疾病相鉴别,如扁平型脂溢性角化病、鲍温病、基底细胞癌或黑素瘤,借助于病理检查不难与其他疾病鉴别,黑素瘤与乳房外Paget病不同,黑素细胞标记免疫组化可用于鉴别。
腋下乳房外Paget病诊断明确后,需进行局部B超检查,排除是否来源于腋下副乳腺的乳房Paget病及评估局部淋巴结情况。
本例患者,临床及病理改变是典型的色素性乳房外Paget病,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后随访中未见复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