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疾病,它往往是许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但有时也可能找不出什么原因,只是单纯的瘙痒。可是,它却随时随地发生,痒起来使人坐立不安,睡不着觉,给女性带来难言的苦楚。每天用女性护理液洗外阴能维护阴部自洁功能,解决外阴瘙痒不明原因。中医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疗以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养血润燥、活血化瘀为原则,以达到驱邪扶正止痒之功效。
基本应用1、主要穴区:大敦、蠡沟、太冲、中极、三阴交。
2、主穴意义:肝主筋,前阴乃宗筋之所聚,足厥阴肝经环绕阴器。大敦为肝经井穴,可泻肝热、止阴痒;蠡沟为足厥阴肝经之经穴,能疏泄肝胆湿热、杀虫止痒,为调治阴痒常用要穴;太冲为肝经原穴,既可清肝经湿热又可补肝肾阴虚;中极为任脉与足三阴之会,又为膀胱募穴,可清下焦湿热、调带止痒;三阴交调脾、肝、肾,清下焦湿热,除外阴瘙痒。
3、罐疗方案:按疗程调治效果最佳。每天一次,每次30-60分钟,十天为一疗程。隔日、隔周亦可。综合运用罐疗基本手法。
4、罐程序(常规五步):选穴-留罐-点刺发泡-留罐-起罐。
辨证应用1、辨病归经:调治本病以肝经、脾经、肾经及任督二脉为主。
2、罐疗方案:按疗程调治效果最佳。每天1次,每次30-60分钟,十天为一个疗程。综合运用罐疗基本手法、技法。
3、罐疗程序(专业七步):辨病归经-辨证取穴-手法运罐-技法布罐-点刺发泡-适度留罐-规范起罐。
4、随证配穴
法一:罐疗本病主要穴区。另:肝经湿热加行间、曲骨,以清湿热、止带浊、疗阴痒;肝肾阴虚加曲泉、太溪、照海,以养阴清热、调带止痒。
法二:罐疗中极、气冲、阴陵泉、三阴交、照海、太冲。另:湿热下注加行间、曲骨;阴血亏虚加太溪、肾俞、肝俞。
外因瘙痒的注意事项1.注意经期卫生,勤清洗。
2.久治不愈者应作血糖检查。
3.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尤其在经期、孕期、产褥期,每天用女性护理液清洗外阴更换内裤。
4.不穿化纤内裤、紧身裤,着棉织内衣裤。局部坐浴时注意溶液浓度、温度及时间、注意事项。
5.外阴瘙痒者应勤剪指甲、勤洗手,不要搔抓皮肤,以防破溃感染从而继发细菌性感染。
(本文参考于《全净通疏经罐疗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