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冰片为樟科植物樟的新鲜枝、叶经提取加工制成。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用于热病神昏,惊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胸痹心痛,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等症。
方名
七厘散
经典
经典
出处
《良方集腋》
功用大类
理血方
功用小类
活血祛瘀
处方
朱砂粉0.1g麝香0.1g天然冰片1g乳香5g红花5g没药5g血竭2g儿茶2g
功用
活血袪瘀,止血止痛
主治
跌打损伤、筋断骨折之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研末外用,调敷患处。
方名
八宝消毒散
出处
《青囊秘传》
处方
蟾酥2.4g全蝎12g雄黄12g僵蚕12g炙乳没12g黄连6g天然冰片1g
炮制
上为末。
主治
痈疽初起,肿痛微红,面赤者。
用法用量
掺膏药上贴。
药品名称
妇炎消
处方
儿茶2g、苦参15g,黄柏15g,天然冰片0.5g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消肿止痛,杀虫止痒,活血生肌。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宫颈糜烂、感染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外阴瘙痒、阴道溃疡、肿痛,味臭,腰腹垂胀等。
用法
将饮片去除小包装后,装入一次性无纺布过滤袋,扎紧束口袋,放入盆中,加入ml开水冲泡,先熏后洗,待水温降至40℃左右,泡洗时间10-15分钟即可;每日1-2次,14天为一个疗程。
药品名称
克痒舒洗液
处方来源
新药转正标准70
处方
苦参6g,花椒6g,黄柏6g,天然冰片1g,蛇床子6g,白鲜皮6g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用于霉菌性、滴虫性阴道炎属湿热下注证者,症见带下量多、色白呈豆腐渣样,或色黄、黄绿色,阴部瘙痒,甚则痒痛,口苦粘腻,脘闷纲呆,小便短少或尿频数涩痛。
《中国药典》年版一部、四部
本品为樟科植物樟的新鲜枝、叶经提取加工制成。
辛、苦,凉。归心、脾、肺经。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惊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胸痹心痛,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0.3-0.9g,入丸散服。外用适量,研粉点敷患处。
置通风干燥处。
0.5g/袋。
1.治疗头痛
将2~7mm大小的冰片置于0.6cm的胶布上贴于耳穴,主穴选神门、脑、皮质下,前额及双鬓角痛加额、太阳;两侧及偏头痛加太阳、肝、胆;巅顶痛加顶、肝;枕后痛加枕、膀胱;风寒型加肺、兴奋点;风热型加扁桃体;肝阳型加肝、胆;肾虚型加肾、肝;气血亏虚型加心、脾;痰浊型加肺、脾。每次取主穴2~3个,配穴1~2个。嘱患者于每日三餐后及睡觉前半小时各按压穴位50下。如头痛发作可立即按压1~3分钟。外感头痛贴压双耳,内分泌头痛贴单侧;顽固性头痛在神门、脑穴的耳背对应点上用冰片或王不留行籽加压。治疗52例,痊愈34例,显效10例,好转8例。
〔河南中医 ;8(5):33〕
2.治疗头晕
以神门、脑、皮质下、心、交感等耳穴为主,每次选双耳的2~3穴,取米粒大小冰片用胶布贴于新选穴位上,3日更换1次,4次为1疗程。治疗后1年以上未复发者53人,好转22例,无效2例。多数病人于贴药后30分钟眩晕减轻。孕妇忌用。
〔河南中医 ;(4):14〕
3.治疗失眠
冰片,取米粒大小,放在0.5cm×0.5cm胶布的中心,贴于双耳所选主、配穴上,按揉约1分钟,每晚睡前按揉3~5分钟。主配穴一般分为2~3组,交替使用。每次选主穴2个,配穴1~2个,3日更换1次,4次为1疗程。治疗92例,显效40例,有效48例,无效4例。
〔浙江中医杂志 ;22(4):〕
4.治疗带状疱疹
冰片60g,朱砂10g,共研极细末,加麻油ml,调成糊状备用。先用3%双氧水ml反复擦洗疱疹区皮肤,挑破水疱,让液体流尽,然后将药物均匀涂于患部,每日2~3次。治疗30例,全部治愈。
〔上海中医药杂志 ;(9):34〕
5.治疗痔疮
将刺猬皮30g,烘干炒焦,研细末,冰片20g,研细末,二者混匀,以陈菜油60g,调成糊状备用。先行肛门坐浴,再将本药膏敷在痔疮上,内痔出血及肛裂者,可将油膏涂在纱条上塞入肛内。每日2~3次,5日为1疗程。治疗例,显效78例,有效54例,无效4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 ;10(4):38〕
6.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蛤粉20g,冰片、雄黄各5g,研细末,用菜油调匀涂阴道壁,每日1次,治疗34例,均获良效。
〔湖北中医杂志 ;(2):9〕
7.治疗外阴瘙痒症
冰片60g,硼酸g,甘油0g,制成冰硼油,装入干燥瓶中,密封保存备用。每日2次,涂外阴部。治疗例,对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均能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症状,疗效好,副作用少。
〔药学通报 ;(4):22〕
8.治疗过敏性鼻炎
扑尔敏片(每片4mg),冰片2g,共研极细末。取本品少许,先从一侧鼻孔猛吸一下,再从另一鼻孔吸入等量,每日2~3次。治疗83例,痊愈80例,好转3例;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塞流涕例,效果满意。
〔山东医药 ;27(5):14〕
9.治疗牙痛
木鳖子(去壳)、荜拨各g,冰片10g,研末混匀,装瓶备用。用时取小瓶装入上药,贴近鼻孔,吸入其气味,两鼻孔交替进行,5~10分钟即可止痛。治疗50例,疗效满意。
〔新中医 ;(2):56〕
10.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冰片1g(研细末),放入核桃油(纱布包核桃仁加压挤油澄清)16ml中,不断搅和使其溶解。用时先洗净外耳道内之脓性分泌物,用棉球拭干后滴入药液2~3滴,再用棉球堵塞外耳孔,以免药液外溢。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7例,一般5天(每日滴药1次)痊愈,慢性患者8~10天治药。但个别病例有复发。
〔中华儿科杂志 ;14(5):〕
冰片配伍黄柏
冰片苦辛性凉,长于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外用能清热消肿、止痒止痛;黄柏苦寒,功擅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外用能燥湿敛疮。二者相伍外用,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燥湿敛疮、止痛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火热内郁上攻所引起的口腔糜烂、溃疡、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
冰片配伍天南星
冰片苦辛性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功擅通诸窍、散郁火、辟秽浊、去翳明目、清热消肿止痛;天南星苦辛性温,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长于通经络、开闭结、散风痰,系“开涤风痰之专药”。二者合用,其醒脑通窍、祛风开闭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热入心包、中风痰厥或惊痫等证见神志昏迷、牙关禁闭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