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是由于雌激素或雄激素过量引起吗?–第二性征是男性化还是女性化?如果是单纯异性化发育(女孩男性化或男孩女性化),则可以排除中枢性病因。
性早熟是中枢性还是外周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青春期发育顺序正常,只是时间提前。外周性性早熟患儿的性激素来源于外周,发育顺序和/或速度也更可能偏离正常。例如,女孩在出现乳房发育后1年内进展为月经出血,则更可能为卵巢病变导致。
青春期进展的速度有多快?–青春期发育的速度反映性激素作用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如果观察至少6个月,乳房,阴毛或生殖器发育的阶段几乎没有改变,则认为青春期进展缓慢。
寻找性早熟的病因。
9、性早熟就诊,医师一般会问哪些问题及重点体检?重点询问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时间、是否进行性;
发病前的生长发育情况,身高突然增快常是性早熟最早症状;测量体重、身高、身高增长速率(GV)(6岁后一般每年测量一次身高体重,如果发现身高变化快,则每3个月测量一次身高并做记录,家长最好在家里墙上固定一个地方,测量后画个记号,监测增长速度,近6-12个月的数据尤为重要);
可能接触过的外源性激素(如避孕药或化妆品)或具有类似性质的化合物;
头痛,行为或视力改变,癫痫发作或腹痛(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或卵巢病变);
头颅外伤、手术/放射、感染史,骨折史(提示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伴性早熟综合征可能);
家族中有没有性早熟,孩子出生时孕周、身长、体重;父母的身高(非常重要,需要准确测量,用来计算遗传靶身高,预测孩子成人身高参考,门诊问父母身高情况经常会报高了),父母的的青春发育年龄;家族中有无神经纤维瘤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患者;
性发育Tanner分期;乳房腺体组织的直径(直接触诊,必要时通过按压区分脂肪与腺体组织)和乳头乳晕复合体。对于男孩则应测量睾丸体积。
注意乳晕色素过深,处女膜和小阴唇黏膜增厚,色素增深或外阴有较多透明状分泌物时,提示高水平激素在短期内接触或外源性雌激素作用。
牛奶咖啡斑(提示神经纤维瘤病或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伴性早熟综合征)。
必要时眼科视野检查(视野缺损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占位)。
10、性早熟就诊或者住院,医师可能会做哪些检查?测定基础LH,FSH,雌二醇和/或睾酮浓度,血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增高在0.2~0.3U/L提示进入青春期,LH>3.0~5.0U/L可肯定有中枢性青春发动。当雌二醇水平pmo/L(pg/m1)时,应高度警惕卵巢囊肿或肿瘤。
GnRH激发试验:是判断CPP的“金”标准:于0、30、60、90及分钟时采血测黄体生成激素和卵泡刺激素,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激发峰值LH>3.3~5.0U/L是判断真性发育界点,同时LH/卵泡刺激素(FSH)比值>0.6时可诊断为CPP。在判断结果时,尚需结合患儿性发育状态,性征进展情况,身高和骨龄的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如LH峰/FSH峰0.3,但0.6时,应结合临床密切随访,必要时重复试验,以免漏诊。对于部分病程较短的患儿,在乳房开始发育的早期,未出现明显的生长加速,骨龄未出现明显超前时,GnRH激发试验可为假阴性,对此类患儿应每3月随访一次性征发育情况、生长速率、骨龄等,必要时应重复进行GnRH激发试验。
抑制素B可作为诊断CPP和监测GnRHa疗效的一项指标。
甲状腺激素以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垂体-肾上腺轴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17-羟孕酮、醛固酮、肾素、血管紧张素、DHEAS等,必要时进行肾上腺功能试验,如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良性肾上腺功能早现的肾上腺激素水平轻微升高,DHEAS介于40-ug/dL(1.1-3.7μmol/L),睾酮水平≤35ng/dL(1.2nmol/L)。如清晨17-羟孕酮(17-hydroxyprogesterone,17-OHP)浓度为82-ng/dL(2.5~6nmol/L),则应再行ACTH刺激试验。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等排除分泌HCG的肿瘤。
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前纵隔肿瘤时评估Klinefelter综合征。
骨龄和骨密度(BMD):骨龄对性早熟的病因的判断、治疗疗效及生长预后的评估是必要检查。骨龄提前:真性性早熟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且病情越重,病程越长,提前越甚。骨龄正常:单纯性乳房早发育。骨龄落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根据X线片上长骨干骺端软骨板的宽度还可判断患儿的生长潜力,末节指骨的干骺端软骨板变窄,其骨干与骨骺接近融合时,标志着身高的快速增长期结束,进入减慢增长期,当桡尺骨的干骺端软骨板消失,骨干与骨骺融合时,四肢的长骨已不再增长,即身高的增长已基本停止。
超声检查:
女孩可经B超观察子宫、卵巢。子宫容积(1.8mL)对鉴别诊断CPP和单纯性乳房早发育(IPT)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
卵巢容积1ml(长径×宽径2/2或长×宽×厚×0.)以及有多个直径≥4mm的卵泡,提示卵巢已开始发育并随成熟度而增大。卵泡直径大于1.5cm则即将排卵。子宫增大、内膜清晰甚至增厚提示有显著性雌激素作用。如果仅子宫增大但不伴卵巢发育影像则多为外周性性激素的作用,如误服避孕药或其他病因所致的外周性性早熟。
诊断卵巢肿瘤和卵巢囊肿。
男孩睾丸:睾丸容积≥4m1(睾丸容积=长×宽×厚×0.71)或睾丸长径2.5cm,提示青春期发育超声检查对睾丸肿瘤诊断很有意义。
CT和MRI:对疑有脑、肾上腺或卵巢肿瘤患儿应选择相关部位扫描。所有CPP男孩以及6岁以下CPP女孩,或虽已6岁以上但发育进展迅猛,或伴有拟似中枢症状者做垂体增强磁共振以排除中枢器质性病变。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当疑有骨纤维病变时可行此检查。
11、性早熟需要治疗吗?病因治疗:中枢器质性病变的CPP患者,应当按照病变性质行相应病因治疗。错构瘤、蛛网膜囊肿不宜手术,治疗同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按不同病因分别处理,如各类肿瘤的手术治疗,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予以皮质醇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CPP若发育期尚早,则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性征可消退。
药物治疗:GnRH类似物(GnRHa)如曲普瑞林(Triptorelin)、亮丙瑞林(Leuprorelin)是目前国际上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首选药物制剂。治疗后LH和FSH降至青春前期水平,可使导致性发育、生长加速和骨龄超前的刺激因素得以解除。预测身高与靶身高的差异为考虑治疗的重要指标;应早期和长疗程治疗以取得最佳效果。
使用GnRHa治疗指征:
(1)、中枢性性早熟(快进展型):性早熟患儿骨骼成熟和第二性征发育加速显著(超过线性生长加快程度);
(2)、预测成人身高3百分位数(女孩<cm,男孩<cm),或以骨龄判断的身高SDS<-2SD(按正常人群参照值或遗传靶身高判断);
(3)、快进展型青春期:在性早熟界定年龄后开始出现性发育,但性发育进程及骨骼成熟迅速,骨龄/年龄>1,骨龄/身高年龄>1;
(4)、出现与性早熟直接相关的心理行为问题。
慎用GnRHa指征:
(1)、开始治疗时骨龄:女孩11.5岁,男孩12.5岁;
(2)、已有阴毛呈现;
(3)、其靶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正常身高参比均值减2个标准差(x-2s);
暂不使用GnRHa治疗的指征:
①、性成熟进程缓慢(骨龄进展不超越年龄进展)而对成年身高影响不显者;
②、骨龄虽提前,但身高生长速度亦快,预测成年身高不受损者。因为青春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故对每个个体的以上指标需动态观察。对于暂不需治疗者均需每3-6月定期复查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不宜应用GnRHa指征:
(1)、骨龄女孩≥12.5岁,男孩≥13.5岁;
(2)、女童初潮或男童遗精后1年。
治疗监测:GnRHa治疗过程中,应每3个月监测生长速率,体重,性发育情况(乳腺组织回缩或未继续增大,阴毛出现或进展并不代表治疗失败,通常代表肾上腺功能初现)、激素水平(曲普瑞林肌注24小时后雌二醇水平<14pg/ml、雄激素低于3ng/ml提示抑制适当、GnRH激发试验)、子宫卵巢B超等;
每6~12月监测1次骨龄。
结合身高增长,预测成年身高改善情况。对疗效不佳者需仔细评估原因,调整治疗方案。
停药时机:GnRHa的治疗方案宜个体化,以改善成年身高为目的者治疗一般宜持续2年以上;骨龄12~13岁(女孩12岁,男孩13岁)。停药可酌情考虑患儿及其家长的愿望,结合患儿骨龄,年龄,生长速率,治疗疗程,遗传靶身高、身高的满意度,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性发育与同龄人同期发育的需求综合评估。骨龄并非合适的单一停药指标。开始治疗较早者(<6岁)成年身高改善较为显著。安全性监测:GnRHa治疗过程中偶尔出现皮疹,潮红,头痛,但通常短暂轻微,不影响治疗。
3%~13%患儿皮肤可出现红斑、硬结和肌注部位出现无菌性脓肿。
部分患儿首次应用GnRHa治疗1~2周内出现短暂而少量阴道出血。停药后HPGA功能迅速恢复,促性腺激素以及雌激素水平升高,子宫,卵巢恢复发育。停药后2~61个月(平均12~16个月)可出现月经初潮。
相当一部分CPP患者采用GnRHa治疗后最终身高仍低于其靶身高,可能与治疗过程中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降低有关。
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青春期每天需元素钙0mg,维生素D~IU。因此对此种患儿每天应补充钙剂~mg,维生素DIU。其余部分可从日常饮食中摄入。
12、性早熟防治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母亲孕期慎用含激素的食品及药物,哺乳期不服避孕药物。
可入药的大补类食品,包括冬虫夏草、人参、鹿茸,紫河车、桂圆干、荔枝干、黄蔑、沙参等。中医指出,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会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造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需控制摄入快餐食品,膨化油炸食品如炸鸡、炸薯条、炸薯片,禽肉、特别是禽颈。
需避免摄入或接触的物质有保健品,牛初乳,蜂王浆,避孕药,女性护肤品,女性化妆品,花粉,鸡胚,蚕蛹等.
避免接触涉性影视,书籍,网络.
减少接触各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如洗涤剂降解产物壬基酚,合成树脂原料双酚A和塑料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等,各类农药DDT、塑料制品中的添加剂、用聚苯乙烯做的方便餐盒、儿童用橡皮奶嘴等
营养良好的女孩的性成熟期也往往提前
13、月经初潮对身高的影响如何?在正常女童,一般女童9.17岁为身高突增开始年龄,11.51岁达身高突增高峰年龄。月经初潮后第一年身高增长均值2.29cm~4.31cm,初潮后随访18个月,身高高总增长量为(5.51±1.97)cm。性早熟女童最终身高的评估,应以骨龄为依据,结合初潮时骨龄BA/身高年龄CA/时间年龄HA等综合因素。对已有月经初潮的女童,应尽早检测骨龄,以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改善最终身高。性早熟女童月经初潮后骨龄增长快于年龄,10岁前即出现月经初潮,且影响患儿的最终身高。取决于下列条件①开始发育时的基础身高;②发育成熟度进展的速度(可反映在骨龄增长速度上);③身高生长速度;④成熟和生长间的平衡(身高增长/骨龄增长)。参考资料:1.杜敏联.小儿内分泌疾病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4(7):-.2.杜敏联.性早熟的临床研究进展[J].新医学,7,38(2):-.3.罗小平,王慕逖.性早熟诊断与治疗的现状和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20(9):-.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53(6):-.5.顾再研,沈永年.性早熟女童初潮后骨龄、身高增长随访观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4,12(2):-.6.林,杨文庆,俞建.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性早熟(修订)[J].中医儿科杂志,12(3):1-4.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