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白斑是发生在外阴皮肤粘膜处的白色病变,以病变处皮肤增厚、粗糙、萎缩、弹性减退、皮色脱失为特征,常见于大阴唇或小阴唇内侧及阴蒂,严重时可延至阴道、会阴及肛门周围的一种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疾病。临床上通常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外阴白斑苔藓型、萎缩型、增生型、混合型,具体如下:
(一)、外阴白斑硬化苔藓型
病理特征为,表皮层过度角化甚至出现角栓,表皮萎缩变薄,黑色素细胞减少,上皮角变钝或消失,真皮浅层水肿,胶原纤维结构丧失,真皮中层有淋巴细胞浸润。此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但以中年妇多见。临床症状主要为外阴瘙痒,瘙痒程度较增生型营养不良为轻,有时伴有疼痛症状。病变部位皮肤粘膜变白变薄,大小阴唇、阴蒂萎缩。
(二)、外阴白斑萎缩型
Ⅰ期萎缩型主要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有轻度瘙痒,无白色病变出现,萎缩也不明显。
Ⅱ期萎缩型,外阴有轻度的萎缩,且比较干燥,还有轻度的痒感;
Ⅲ期萎缩型,症状严重,不仅外因部位病变明显,甚至会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
(三)、外阴白斑增生型
这种类型的主要症状就是外阴奇痒难忍,由于经常的搔抓或磨擦,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包皮处的皮肤明显隆起增厚,有较粗糙的皱襞,也可出现局部表皮角化,伴有鳞屑或湿疹样改变。病变部位颜色多呈暗红或粉红色,部分皮肤或粘膜会呈白色斑块状改变,一般无萎缩或粘连。
(四)、外阴白斑混合型
多数表现为小阴唇、后联合皮肤萎缩、变薄,色素减退呈白色,但其周围,特别是大阴唇出现了局灶性皮肤增厚隆起。主要症状也为外阴干燥、瘙痒或刺痛。外阴白色病变刮片做脱落细胞学检查,多数为表层角化细胞,也可见到表层超角化细胞。
外阴白斑的分期分型治疗,能够有效避免盲目治疗所带来的一些不利刺激,可使外阴白斑治疗过程更为顺利、更为科学的进行,进而起到加快治疗进程、缩短治疗周期的效用。
(想了解外阴白斑疾病更多资讯添加扫描)
外阴白斑健康医生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