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外阴癌,与哪些因素有关?
外阴癌的发病机制虽不明确,但研究表明,外阴鳞癌的发生与以下病因/诱发因素有关:(1)持续的HPV感染持续的HPV尤其是HPV16和HPV18型感染,可引起外阴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外阴鳞癌。无保护的性行为、多个性伴侣都会增加HPV感染几率。而接种HPV疫苗有望降低HPV相关外阴癌的发生率。(2)年龄增加外阴癌多见于60岁以上特别是绝经后女性。可能与高龄导致上皮细胞非典型性增生有关。但即便是年轻女性,当出现任何与外阴疾病相关的异常体征,如色素沉着、不规则溃疡、慢性外阴瘙痒时,须尽早活检评估。(3)免疫力减弱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缺陷综合征,可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接受器官移植人群,需服用环孢素A、他克莫司、雷帕霉素等药物来抑制免疫应答,从而使免疫系统无法破坏癌变细胞;感染艾滋,也会削弱免疫系统,增加外阴癌的发病风险。(4)吸烟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外阴癌的风险增加。第3版世界癌症地图集显示,烟草导致的癌症死亡比任何其他危险因素都多,仅年就导致了全球万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的24%。(5)长期阴部感染和炎症刺激会导致慢性皮肤黏膜病变:如单纯疱疹病毒II型、引起外阴皮肤变薄且发痒的地衣硬化(硬化性苔藓),均会增加患外阴癌的风险。不洗内裤无疑增加了风险。(6)性传播疾病比如梅毒、尖锐湿疣等。预防外阴癌,应远离上述提及的各种可控危险因素。很多妇科疾病,都与不注意内裤的清洁有关。No.2
内裤不清洁,还能导致哪些妇科病?
(1)霉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的病原体,主要是假丝酵母菌。穿紧身化纤内裤,可使外阴部温湿度增加;内裤不经通风日晒,仅挂于卫生间,阴暗潮湿,最易滋生假丝酵母菌。所幸假丝酵母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将内裤用开水烫洗、阳光曝晒,阻止其兴风作浪。(2)宫颈疾病宫颈和阴道菌群形成一个微生态平衡,当各种原因,如月经血使阴道pH升高,可引起阴道微生态平衡被破坏。若不勤于洗换内裤,病原微生物增加,可增加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病风险。(3)阴道滴虫病当内裤上的分泌物为灰黄色或黄绿色,泡沫状,带有腥臭味,伴有阴道灼热感,奇痒(像有很多小虫子在阴道里爬),可能是滴虫在捣鬼,通常与生活环境和习惯有关。如果长时间阴雨天气,或住处没有晒衣条件,最好能用熨斗烫熨内裤,从而起到杀灭滴虫的作用。对于治疗期患者,建议使用一次性内裤;由于阴道滴虫病有传染性,要求伴侣同治,转阴后才可同房。No.3
内裤怎么洗才正确?
(1)每天换洗,别隔夜清洗运动出汗较多时,内裤可以每天换几次;即使出汗少,排泄活动是与往常无异的,仍需要每天更换。一条穿过的内裤带有0.1g粪便,而粪便可含万个病毒、10万个细菌,更别说尿液、汗液、私处分泌物了,尤其是隔夜洗使细菌继续滋长,更不容易洗净。所以,内裤要做到当天洗!(2)避免与袜子或他人内裤混洗有足癣(香港脚、脚气)的话,不建议内裤袜子混洗。过半的股癣,由足癣蔓延而来的,混洗且没有做到足够的杀菌消毒时,足癣很可能会通过衣物传播,转变为股癣。同理,家庭成员的内裤,也要分开清洗。(3)烫泡、肥皂揉搓洗衣温度高于60℃时,对致病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明显升高,对于炎症期女性,更有烫泡内裤的必要。选择偏碱性的清洁用品,与普通衣物用的肥皂区分开。可将内裤置于60℃以上的热水中,浸泡15分钟后打肥皂揉搓,霉菌、滴虫都能被皂液的碱性环境杀灭。(4)流动水冲净、充分晾晒搓揉3~5分钟后,在流动水中把皂沫彻底冲净,冲净后置于阳台充分晾晒,利用紫外线消毒,别放在卫生间。有人认为内裤反面晒才能达到给重点部位杀菌的效果,但又担心沾染上灰尘、微生物。其实只要环境干净、通风,晾哪面影响不大,如果住房附近有马路、工地,则建议正面晾,如晒不着太阳,一定要使用烘干机烘干。编辑:萌萌、秦嫣
本文首发:禾健康研究所
投稿邮箱:zhoummhelian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