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轮脚和耳轮部穴区分布图
1.耳中曾用名∶零点、膈、神经官能症。定位∶耳轮脚处。主治: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小儿遗尿、咯血。附注∶此穴区有迷走神经支发出分布于耳甲艇和耳甲腔,故此点又称为迷走神经刺激点。2.直肠曾用名∶直肠下段。定位∶近屏上切迹的耳轮处,与大肠区同水平。主治∶便秘、腹泻、脱肛、痔疮。3.尿道定位∶直肠上方,与膀胱区同水平的耳轮处。主治∶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4.外生殖器定位∶尿道上方,与交感穴同水平的耳轮处。主治:睾丸炎、附睾炎、外阴瘙痒症。5.肛门曾用名∶痔核点。定位∶与对耳轮上脚前缘相对的耳轮处。主治∶痔疮、肛裂。6.耳尖曾用名∶扁桃体。定位∶耳轮顶端,与对耳轮上脚后缘相对的耳轮处。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附注:耳尖穴具有祛风清热、镇静安神、明目聪耳之功,常用于治疗各种炎症、风湿、过敏及神志病。常使用三棱针放血。7.肝阳曾用名∶肝阳1、肝阳2、枕小神经。定位∶耳轮结节处。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8.轮1—轮6定位∶在耳轮上,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平缘中点划分为五等份,共六个点,自上而下分别为轮1、轮2、轮3、轮4、轮5、轮6。主治∶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及版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