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养生最爱补的器官之一就是“肾”。
肾脏相当于人体的“净水机”,有生成尿液,排出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功能。
一个肾脏就能担负起全身的代谢需要。一旦人体内的代谢废物排泄不出去,就会直接威胁生命。
据统计,我国肾病的发病率为10%~13%,全国约有1亿名患者。儿童、青壮年、老人等都可能被慢性肾病缠上。
《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教你读懂肾脏发出的预警信号。
本文指导专家:
张医院肾内科副教授。
1
6个表现提醒肾脏出问题
肾脏有巨大的代偿功能,且“轻伤不下火线”,通常没什么症状。
只有肾功能破坏超过75%时才会出现贫血、恶心、乏力等症状。为了早点发现肾脏的求救信号,生活中别忽略这些蛛丝马迹。
01眼睑浮肿
眼睑浮肿是写在脸上的预警信号,肾脏负责水液代谢,晨起发现眼皮浮肿或双脚浮肿,就要考虑肾脏问题。
02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03小便有泡沫
尿色发红,或者尿液表面漂浮一层细小泡沫状且不易消失,应去肾内科检查。
04尿量变化
正常人每天排尿~毫升,尿量变多或变少都可能是肾脏疾病。
05皮肤瘙痒
肾不好时,尿素不能经尿液排出,会通过皮肤排泄,刺激皮肤引起瘙痒。
06头痛、乏力、睡眠不佳
头痛、乏力、记忆力下降、睡眠不佳等,多是肾病合并高血压所致。
以上肾脏病变的信号有的发生在早期,有的已经是晚期的表现,因此,光靠症状来判断自己肾脏是否健康是不行的。
一定要重视体检,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尿酸异常等疾病的高危人群。
2
4件小事毁掉肾脏
01滥用药物“肾脏不好要常吃补肾药”是最常见的护肾误区。滥用药物不仅不会强肾,还有可能引起慢性肾病。
常见的感冒药、消炎止痛药、减肥药、含马兜铃酸类的中药,擅自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都可能损害肾脏。
02炎症微生物还会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液循环感染肾脏。身体其他部位发生感染时,如扁桃体炎、龋齿、结核等,应及时彻底治疗处理,避免损伤肾脏。
03慢性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引起肾病最常见的原因,超过1/4的肾衰竭患者由高血压引起,约1/3的肾衰竭由糖尿病引起。
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病情,并定期检查肾功能。
04吸烟吸烟会减慢肾脏供血速度,流入肾脏的血液越少,就会损害肾功能的正常发挥。长期吸烟还会使肾癌危险增加大约50%。
3
养肾的5条“黄金法则”
摸清肾脏喜恶后定制方法,才是养肾的“黄金法则”。
01喝够水
喝水不够,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常见的肾结石、肾积水等都和长时间不喝水密切相关。
正常人每天应该喝够1.5至2升水,从而降低肾病风险。心肺功能不佳者,饮水量应遵医嘱。
02勤排尿
尿液在膀胱内储存过久可能导致细菌繁殖,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也会增加产生结石的几率。
长时间憋尿还会引起尿液反流导致肾盂肾炎,严重者还会影响到肾脏功能。
03清洁外阴
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可以直接由尿路上升进入肾脏,导致肾脏感染发病。
因此要注意保持会阴部及尿道口的清洁卫生,建议每天用温水冲洗。
04少吃盐
饮食中95%盐分由肾脏代谢,吃得过咸,肾脏的负担自然加重。建议每人每天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6克。
少吃加工食品、减少外出就餐都是减盐好方法。
05少吃肉
长期大鱼大肉的高蛋白饮食,其代谢产物会增加肾脏负担,使肾脏处于“超负荷”状态。日常饮食要限制肉类的摄入。■
肾脏是“先天之本”,主藏精,肾精足才能身体强健,五脏六腑得以正常运行。现在已经入秋,补肾的最佳时机来了。
肾讲究养,宜平补,通过食疗来养肾是最好的。我们身边一些很便宜的食物,其实就是补肾最好的选择。
中医古籍中有“五色入五脏,黑色独入肾经”的理论,认为黑色食物能滋阴养肾、补气养神,比如我们常吃的、而且很便宜的黑芝麻、黑豆、黑桑葚等。
黑芝麻作为“八谷之冠”,补肝肾,益精血,润五脏,填脑髓。《本草纲目》也记载:“服至百日,能除一切痼疾。”黑豆自古就被中医列为上好的滋补食品,滋养肾脏、补气黑发,尤其适用于肾虚阴亏。黑桑葚富含硒元素、花青素、多种氨基酸,能滋阴补肾,生发乌发,养眼明目,增强免疫力。除此之外,核桃也是补肾佳品。《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胡桃,为滋补肝肾、强健筋骨之要药,故善治腰疼腿疼……”。有肾虚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情况的朋友可以常吃。
这些食物比起补肾的药物、保健品来说,不仅价格便宜的多,效果也更好。
但如果要让食补发挥效用,这些食物的吃法也是很有讲究的。
直接吃的话,中老年人脾胃虚弱导致很难消化吸收;还有一点是,营养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确的搭配,如果没有按照科学配比,吃进去的也会没什么效果。那到底该怎么吃这些补肾的食物呢?
中医讲,“肾藏精,其华在发”,白发脱发是肾虚最直观的症状。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脱发白发的问题,亏空的肾精就必须得填上。补肾,芝麻当为首选。
黑芝麻被称为“八谷之冠”,有黑发生发、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效。可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落发脱发,肠燥便秘。(摘于中国药典)“早晚嚼把黑芝麻,活到百岁无白发。”民间流传的养生古谚,道出了芝麻与头发之间的密切关系。《本草纲目》称:“服黑芝麻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身面光泽不饥,二年白发返黑,三年齿落更出。”黑芝麻营养成分——钙,降血压、补肾气、血气,每百克芝麻丸中,钙含量近毫克,是牛奶的4倍!不仅如此,高钾低钠,钾钠比例接近40:1,有利于控制血压,保持心脏健康。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还有调节胆固醇的作用。黑芝麻的功效虽然好,但芝麻外皮有一层保护膜,人体是很难消化的。如果直接吃,大部分的营养元素都只是在肠胃走一圈,没有得到期许的滋补效果,并且还会加重肠胃负担。古书里记载的黑芝麻炮制方法叫九蒸九晒。九蒸九晒的做法九蒸九晒黑芝麻丸源自晋朝,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把黑芝麻蒸熟后晒干,用水淘去沫再蒸再晒,如此反复九次。芝麻的皮肉分开,去掉芝麻皮后,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调和,制成小丸。
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蒸和晒呢?我们平时吃芝麻,通常只炒一次,难于消化,只有经过九蒸九晒,黑芝麻的营养成分才能被人体充分吸收,而且油腻性大大减少。每次蒸煮都要在3个小时以上,九次的蒸煮才能祛除黑芝麻的燥热,让它的香气散发出来。每一次蒸煮完,都要将黑芝麻晾晒数日,期间还要不时地翻动,要晒足九次,至少会耗费一个月的时间。黑芝麻丸打开瓶盖之后,有一股浓郁的芝麻香,芝麻丸表层略浮些亮亮的芝麻油,这是正常现象,证明九蒸九晒后,依旧完好保留了黑芝麻的油脂。
分解食材里的毒性和杂质,使药性更纯更平和。
古代的中药,以“性、味、气”来描述功效和性质,认为九蒸九晒之后,药的性味能够更纯粹,去掉不需要的杂味。用科学来解释,有一些药物里的毒性和容易造成过敏的物质、杂质,在长期反复蒸煮后能够分解。九蒸九晒后,食材的毒性得到控制,副作用更少,功效更纯,更安全。
蒸是为了更好的减少油性,晒是为了吸取太阳精华,虽然这些精阳看不到,对于长期学习中医和精于养生的人来说,是确实存在的。
黑芝麻含微量元素丰富,补肝肾,益精血,尤其对于肾气不足,异常地掉发、白发的人有专门突出的效果。
跟随央视的采访,我们一起走进了九蒸九晒黑芝麻丸的原产地——安徽亳州,一起去探寻这一份有益众人的养生食品。
严格质检,安全食用
已经有不少吃过的顾客朋友们,一致地反馈芝麻丸味道香浓,
好吃不油腻,长期坚持真的看得见效果!
中医有个词叫“食补”,就是利用我们平时吃的食物来补养身体,这样对身体几乎没有伤害,同时还能调理身体。其中黑芝麻被誉为”八谷之冠“,黑芝麻禀厥阴春生之气而生,可补肾脏,填血,升精,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
《本草纲目》称”服(黑芝麻)至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身面光泽不饥,二年白发返黑,三年齿落更生“,介绍了黑芝麻的改善脱发,白发的神奇功效。
中医学研究表明,黑芝麻可以益肝、补肾、养血、润燥、乌发、美容,是乌发、美容的极佳食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