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痛与阴道痛

非生殖器压痛点疼痛及阴道内肌肉疼痛强度的关联研究:诱发性前庭痛患者的疼痛评分及对治疗的提示

背景:外阴疼痛是一种慢性会阴疼痛性疾病,纤维肌痛是一种慢性广泛的肌肉骨骼疼痛性疾病,两者病因皆不明确,但两者之间却有一定关联。阴道内痛觉检测仪可检测盆底肌肉所受的压力,从而有助于确定外阴疼痛是否与肌肉骨骼因素有关。与仅患外阴痛的患者相比,同时患外阴痛及纤维肌痛的女性其盆腔肌肉的疼痛可能增加,亦提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研究目标:研究旨于(1)在诱发性前庭痛患者中,将患者在压痛点压痛实验中的疼痛强度和阴道痛觉测量仪的测量数据相关联(2)确定合并诱发性前庭痛及纤维肌痛的受试者是否比不合并纤维肌痛的患者用阴道痛觉测量仪测出的疼痛评分更高。

研究设计:92例外阴痛患者经棉签实验证明有诱发性前庭痛。若18个非生殖器官压痛点疼痛实验的至少11个点出现1级以上疼痛,即可诊断纤维肌痛。阴道疼痛的敏感性使用阴道内压力检测器进行测定,将0.1,0.3和0.5kg/cm2的力单位按随机数字随机分配使用于左侧、右侧髂尾肌区域及阴道后壁区域。压痛点疼痛及痛觉测量仪的疼痛强度均用0(无疼痛)到10(更严重的疼痛)数字评定量表进行评定。计算非生殖器的复合疼痛强度(不同压痛点的每个压痛阈值的评分总和)及髂尾肌、阴道后壁区域疼痛强度的相关性。独立t检验用于确定髂尾肌区域和阴道后壁区域用痛觉测量仪测量的疼痛评分的差异,以及是否存在纤维肌痛。P.05有显著性差异。数据用均值±SD表示。

研究结果:非生殖器压痛点疼痛实验中的疼痛评分与痛觉测量仪测量的髂尾肌区域的疼痛评分均有显著相关性(r=0.44,P.),与阴道后壁区域的疼痛评分亦有显著相关性(r=0.45,P.)。与未合并纤维肌痛的患者相比,合并纤维肌痛的患者在压痛点疼痛实验中,髂尾肌区域的疼痛评分显著增加(6.14±2.07vs3.74±2.22,P.),阴道后壁疼痛评分也显著增加(5.67±2.10vs3.07±2.16,P.)

结论:患诱发性前庭痛以及更为严重的非生殖器官压痛点触痛的患者,在进行盆腔检查时会出现更为强烈的阴道深部疼痛。那些符合纤维肌痛诊断的患者在进行髂尾肌及阴道后壁的触诊时会出现更强烈的阴道深部疼痛。有必要进行采用更为精确的纤维肌痛诊断标准的进一步研究,来验证两者是否有关联。但研究结果发现,合并诱发性前庭痛及纤维肌痛的患者叠加出现阴道肌肉疼痛的风险更大,提示这类患者应进行早期的辅助性盆底物理治疗。应在更广泛的、不合并诱发性前庭痛的患者的进一步验证这些结果。

文献引自:AmJObstetGynecol;:.e1-5.

陈娜任常戴毅

赞赏

人赞赏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权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平安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iyinsaoyanga.com/wysyyw/2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