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女人,总会有那么一点......“难言之痒”。
小编有个很优秀的闺蜜,大刘,29岁,计算机博士在读,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工作狂”:
她每天不止是,往少里算都是8-10-7(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0点,一周工作7天),
日常生活就是做实验-写论文-吃饭和睡觉,一天要坐着工作10多个小时。
有天,大刘很神秘地把小编拉到角落,拿出了一个粉嫩的小瓶子,有点害羞地说:
“最近不知道为啥,我的‘那里’总是很痒痒;白带也变多了,内裤老是湿漉漉的,还有奇怪的味道”。
“朋友给我种草了这个私处洗液,我就买来试了一下,结果用了不但没好转,反而更痒了。”
震惊,都年了,还有人相信“洗洗更健康”?
小编反手就把小瓶瓶扔了:
别用了!越洗,问题可能会越严重!
今天,小编就给你拔掉这棵草!
阴道环境到底是什么样的?
01
由于女性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很多女性深受阴道炎和尿道炎的困扰。但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阴道自身的防御机制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生理结构的短板。阴道微生态是由阴道微生物群、宿主的内分泌系统、阴道解剖结构及阴道局部免疫系统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
我们都知道,阴道内存在多种细菌,但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与身体处于一种「和平共处」的状态。
受女性雌激素的影响,阴道壁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糖原,在阴道内乳酸杆菌的作用下分解为乳酸,从而维持阴道的酸性环境,抑制了那些喜欢弱碱性环境的致病菌繁殖,这就是阴道的自身防御机制。
但如果用洗液冲洗阴道,这一切就可能会“失控”。私处洗液的酸碱度大多和阴道并不完全匹配,不同的产品还不一样:
比如A洗液(pH值:5.0-6.0),虽然号称“弱酸”“更加亲和呵护”,但长期使用容易引起滴虫增加,从而致病。
再比如B洗液(pH值:3.8),长期使用也会导致菌群失调,容易引起假丝酵母菌数量增多。
那酸碱度完全匹配的C(pH值:4.0-5.0)呢?也不建议使用。因为就算pH一致,洗液里还有杀菌剂、防腐剂,它们都可能会破坏阴道的菌群环境。
实际上,频繁地用刺激性洗液进行阴道冲洗,最常引起的是细菌性阴道炎,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引起过敏性阴道炎、盆腔炎、早产、宫外孕,甚至提高宫颈癌和艾滋病的风险。
除了冲洗阴道,用洗液或者高锰酸钾(俗称PP粉)清洗外阴也是不建议的,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娇弱的外阴皮肤抗病能力下降,皮肤干燥,进而引发外阴瘙痒。
怀孕私处生病了,应该怎么办?
02
如果私处出现异味或者白带出现异常,可能意味着阴道已经发生了感染,需要及时治疗,用洗剂冲洗只会掩盖问题。当然,有的人可能会因为害羞而不敢就医。其实在我国,每10个健康的已婚妇女中就有2人患阴道炎,还是蛮常见的在正常情况下,女性也会有一定的阴道分泌物,但它们清亮、透明、无味。大概有一半人得了细菌性阴道炎后,不会有任何症状,另外一些人表现为:分泌物变成稀薄的白色、灰色或绿色分泌物,质地较为均匀;有鱼腥味儿,性行为后,鱼腥味变得更浓;小便时有灼烧感。
如果是念珠菌(假丝酵母菌)感染导致的霉菌性阴道炎,通常的表现则是痒、厚厚的白色分泌物、没有异味。
对于有症状的人来说,医院挂妇科,医生会通过检查和一些化验,明确到底是患了哪种阴道炎症,再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绝大多数人都能康复。如果自己乱用药,或者盲目用洗液冲洗,反而可能会加重病情。没有性经历的人也不要担心,你们也可以去看医生。就诊时告诉医生自己还没有过性生活,医生会用“更温和”的方式取白带,避免对处女膜的损伤。
备孕的女性和孕妇一定要注意:患有细菌性阴道炎可能会导致婴儿早产(第37周之前)或出生体重不足(低于克),应该尽早接受治疗。
正确的私处清洁方式
03
私处清洁的正确方法:正常情况下尽量少用阴道清洗液,只要用清水冲洗就行,也不要进行阴道内清洗,否则会带来麻烦。私处清洁次数:每天1次即可。
私处清洁方式:用温水淋浴是最好的方式,如果无淋浴条件用盆洗时,必须专盆专用。
私处清洁顺序:
1、在清洗外阴前要洗干净手,用手轻柔地清洗外阴,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刺激,不要用湿布擦洗。
2、清洗外阴时也有先后顺序——先从前向后清洗外阴,再洗大、小阴唇,最后洗肛门周围及肛门。这样可以防止肛门口的细菌污染阴道及尿道口。
医院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