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勤洗澡就是讲卫生ldquo姿势

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特别爱干净,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都会保持每天洗一次澡的习惯。他们认为勤洗澡是讲卫生,殊不知,频繁的洗澡很容易破坏肌肤的保护层,让皮肤瘙痒起皮。尤其是广大女性朋友,如果洗澡"姿势"不对,还容易患上妇科炎症!

编号:PIC

你可能会纳闷:我就洗个澡而已,怎么还和妇科炎症扯上关系了?对于这个问题,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彭秋英是这样说的。

彭秋英

副主任医师医院妇科

由于女性的生殖结构,尿道短且外口暴露,容易受污染,阴道上皮抵抗力也低,如果洗澡时私处清洁方法不正确或不到位,一旦感染,细菌就可长驱直入,引发各种妇科炎症。

洗澡错误"姿势"知多少01频繁使用洗液

女性阴道有一套弱酸性的自洁系统,里面生长有大量的乳酸杆菌,可以抵制外界带来的细菌侵扰,是女性生殖健康天然的防护屏障。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洗液要么效果不佳,抑菌效果与香皂类似;要么化学药剂添加严重,不少洗液为了达到广告宣称的抑菌功能,大量超规格添加抗生素,长期使用很可能会刺激阴道,破坏阴道自然菌群种类和分布,让有害菌产生耐药性,增加感染妇科炎症的机会。

编号:PIC

02每天清洗私处

女性阴部的生理结构特殊,外阴因为阴唇闭合,可以自然抵抗外邪,阴道本身也有自洁能力。而且阴道内存在不同菌群,乳酸菌可以维持酸性环境,控制致病菌,保持卫生。如果每天清洗反而会破坏私处的"有益菌",影响私处的自净能力,更容易招惹阴道炎等妇科疾病。

03沐浴露清洁私处

日常使用沐浴露冲澡时,很多女士也顺带着用沐浴露对外阴皮肤(大小阴唇)进行清洁,但这样的做法明显不妥。有研究显示,沐浴露PH值普遍偏碱性,长期使用会破坏阴部酸碱度,令益菌无法生长。如果这些呈碱性的沐浴液冲洗不彻底,还有可能引发外阴瘙痒。

此外,如果阴部已经有红肿或瘙痒症状,在淋浴时,用清水冲洗即可,切忌使用肥皂或含有香精成分的刺激性沐浴用品,也不可使用过热的热水淋浴,以避免加剧红肿或瘙痒的症状。

04月经期间不洗澡

似乎每个女性都曾经得到过这样的"忠告"——经期不能洗澡,以免病菌进入体内!但彭医生给出的建议却是,女性经期清洁不佳,会大大增加病菌滋生繁殖的机率。

女性在经期,由于经血积于阴道部,阴部又垫有厚厚的卫生巾,加之此时下体的油脂分泌增多,而阴部的通风透气性较差,血污、油脂、汗液的混合不仅会刺激皮肤,而且容易引发各种炎症。因此,女性在经期更应该勤于洗澡,保持阴部的清洁。

05一条毛巾擦全身

很多人洗完澡后容易忽视一点:用同一条毛巾擦拭私处和肛门。对女性来说,这种行为有很大的健康隐患。因为会阴与肛门距离很近,用同一条毛巾,易将肛门细菌带至阴道而发生阴道炎。

为预防交叉感染,女性应该准备两条毛巾:一条用于擦洗外阴;另一条用于擦洗后部即肛门。特别是患有肛裂、痔疮者,毛巾必须分开使用。毛巾用后应开水烫洗,日光下晾晒。

洗澡正确"姿势"要记牢01多用清水少用洗液

市面上的洗液,大多都有可能会破坏常驻菌群的平衡,所以尽量不要用。如果一定要用的话,也必须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要自己乱用。不过,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直接用清水洗外阴就可以了。

02多用温水少用冷水或滚水

清洗私处时,选择烧开后放置到微微暖的清水,不要过冷或过热。也不要把自来水和烧开的水混合着用,虽说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问题,但如果恰逢抵抗力下降,或自来水污染,极有可能引起阴道炎。

03多用淋浴少用盆浴

如果用来清洁的盆或浴缸本身没有洗干净,很容易导致杂菌入侵到身体里。所以,女性尽量不要使用盆浴,如果无淋浴条件用盆洗时,必须专盆专用。

04多用冲洗或擦洗而不是灌洗

如果没有淋浴的条件,可以选择冲洗或擦洗。但不要灌洗!因为灌洗会破坏菌群平衡,导致私处的自我保护变弱!

05清洁顺序不要错

先清洗双手,顺序是从前向后,先清洗外阴,再清洗肛周。

06保持私处清洁干燥

洗澡后擦干私处再穿内裤或用卫生巾、护垫。很多姐妹不注意这个细节,导致私处潮湿闷热,容易引起不舒服的情况。

07毛巾和盆要清洗干净,晾晒后存放好

毛巾用完后,及时搓洗干净,悬挂在通风干燥处晾晒,有条件的话,在阳光下暴晒效果更好。日常用的擦脸和擦手毛巾,要每周至少清洁2次,才能保证没有螨虫的滋生。

编号:PIC

彭医生提醒

一旦发现自己的阴道有任何不适感,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不要私自抓挠,也不要自行去购买药物涂抹,以免私处问题不断加重。

如果大家还有更多健康问题想了解的话,请长按下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iyinsaoyanga.com/wysyml/7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