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也会有妇科病吗?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都不相信,觉得这是成年女性的事情,
一些成年妇女的慢性病、不孕症,可能是小时候种下的祸根?
最近这些年,常常看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孩子身上,甚至是酿成了悲剧。
让人不由得感叹:能健健康康地长这么大真不容易啊!先来看一个真实案例。
一个坏习惯,12岁少女染上妇科病
一开始,是不明原因的持续性腹痛,尤其是脐部周围痛得特别厉害,还出现了恶心呕吐的情况,吐了以后觉得腹痛有所缓解。抽血检查后,根据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等指标的结果,医院给出的诊断是“肠胃炎”,用抗生素及补液治疗之后,小方的腹痛有了一点缓解。但是当天晚上,小方又出现腹痛和恶心呕吐,靠自己忍着熬了过去。第二天早上她又去医院看,根据B超的结果,发现“附件区液性团块”,医院给出的结果变成“盆腔炎性肿物”,住院通过抗炎及补液等对症治疗,腹痛有所好转。事情还没有结束。三天以后,小方出现发热,体温达到了38.2℃,在医院用了1周的消炎药,症状好转之后就出院了。但是好了没几天,小方第四次出现腹痛,右下腹的痛感更加明显,程度剧烈,但是这次没有出现的明显的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发热情况。再次到医院就诊,做了超声等检查,这次的结果更复杂了——医生考虑是“输卵管炎伴积脓合并系膜囊肿,右髂窝盆腔积液”,医院就诊。这之后,小医院就诊,通过B超和MRI等检查之后,以“盆腔炎,输卵管积水”的病因收治入院。前后折腾了半个多月,12岁的小方反反复复地腹痛,还有呕吐、发烧,最后的结果竟然是“妇科病”——这让小方和小方的妈妈都万万没想到。
经过B超和MRI等检查后,医院以“盆腔炎,输卵管积水”的病因收治入院。
这不是妇科病吗?
小方和她妈妈难以接受:小方年纪这么小,怎么会得妇科病?!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盆腔炎性疾病(PID):
它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统称,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
炎症可能出现在一个部位,也可能同时累及几个部位。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炎症反复发作、输卵管脓肿、慢性盆腔痛、不孕、输卵管异位妊娠等系列后遗症。
盆腔炎性疾病多发于性活跃的育龄期妇女,在小方这种没有过性生活的少女中比较罕见,发生率低于万分之一。
即使发生,也通常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小方就是其中的一种,“输卵管积脓”
具体的原因是什么呢?
经过仔细的询问和多方面排查,医生找到了原因——小方经常穿她妈妈的内裤。
原来,小方的妈妈之前得过阴道炎,但治疗不是很规范,也没复查。
而小方妈妈这个习惯,为小方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医生推断,病原体很可能是通过内裤传播的。再加上经期卫生习惯不太好,给了病菌“可乘之机”。
最后,由于病情进一步恶化,医生不得不切除了小方一侧输卵管。好在经过治疗,小方才转危为安。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为了彼此的健康着想,关系再亲密,贴身内衣裤也不能共用!
这些物品也别共用:牙刷和漱口杯、牙膏等刷具;剃刀、刮胡刀;耳环、耳钉;毛巾、浴巾、脸盆等;指甲钳;润唇膏、口红;鞋子;眼药水等。这个案例也给各位家长敲响了警钟——
很多家长会认为,小孩私处环境相对简单,所以不必担心被妇科病盯上。
事实上,由于孩子外阴尚未发育成熟,阴道和尿道都暴露在外,容易受到细菌侵袭;再加上孩子卵巢发育不成熟,缺乏保护阴道环境的雌激素,抵抗力低。
所以,年幼的孩子同样容易遭受病菌的侵袭。
医生也特别提醒,广大青春期少女和少女的家长们,一定要特别注意女性的个人卫生保健,注意预防感染。尤其是对内衣等贴身衣服的清洁、女性私处的清洁、月经期的卫生等,都要格外引起注意。
而有时是因为孩子好奇心重。
一些孩子出于好奇或好玩,会将一些小物品塞入阴道。
过后,孩子大多遗忘将异物塞入阴道的事,这就引起了感染。
还有一些孩子可能受到坏人性侵犯,被坏人往阴道内塞异物,因为恐惧而不敢说。
之前就有媒体报道,医院在孩子阴道取出各种异物,包括决明子、螺蛳壳、玩具零件、小石子、塑料珠子、小纸团......甚至是已经发芽的谷粒!
图源/网络
总之,不管什么原因,孩子年纪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在保护孩子上,家长责无旁贷。
所以,为确保咱们的孩子能成长为健康美丽的女性,家长要做好这些事——
当然,一切预防措施都不可能确保万无一失。
所以,妈妈应经常观察检查女孩外阴,发现异常或孩子说有不舒服时,医院诊治。
远离儿童妇科病,请照顾好你的孩子
1.女孩应有单独专用的浴盆、浴巾;避免使用坐厕;避免到无健康检查的公共游泳池游泳。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大便后从前向后揩擦、勤洗会阴部及换洗内裤、饭前便后洗手、不随便席地而坐等。
3.最好不要给孩子穿尼龙、化纤内裤,内裤要细心清洗干净以免残留洗衣粉或肥皂。
4.女孩要尽早穿满裆裤,别穿紧身裤,避免外阴直接与外界接触;外出或坐地玩耍后要清洗屁股。
作为家长,需要